儀式大廳是逝者親友與逝者見面的地方,所以在設計中應該是重點。 儀式廳花藝設計分為儀式廳門布局、儀式廳室內大堂布局、遺像襯花、遺體花壇、棺頂裝飾花、遺體鋪花和骨灰盒花藝設計。 追悼橫幅要高掛在靈堂門口,大門兩側是主題挽聯。挽聯或挽幛的柱子下面用潔白的鮮花插出半球形的柱座。 兩側階梯有幾個花引,從儀式大廳的大門一直延伸到簽到臺,中間用黑色或白色的紗連接。 禮廳內,門樓兩側懸掛著黑色條幅和挽聯。 花藝設計應選擇雙面對稱設計。大廳內的過道可以用花籃、花圈等引導。 大廳的整體氛圍因死者的年齡、原因、風俗、信仰而不同。 比如正直的青年或壯年的逝者,為了表達親人希望自己的青春還活在另一個世界,會選擇金黃色、紅色等鮮艷溫暖的彩色花朵來裝點儀式大廳。 例如,丈夫和妻子都是遇難,葬禮的話以婚禮的形式處理。這對夫妻穿著婚紗,手捧花束,躺在花叢中。 比如西式葬禮可以在教堂舉行,花圈可以做成十字架的形狀。 遺像的外圍裝飾著花朵。拿遺像當花的邊框,或者L型的像架。您可以設置幾層圖像支架,甚至是花墻形狀。 花墻可以是方形、圓形等幾何形狀,也可以是心形、寶塔形。 也可以在遺像框周圍用花圍起來,用對稱的月牙花裝飾照片的左右兩側。在儀式大廳內,面對大門的位置是死者的棺材。一般在棺材周圍,選擇叢生花壇的花藝設計。棺材在大花的包圍下會顯得凝重。 給人一種逝者在花叢中“安眠”的感覺。在棺下,朝向大門一側,還可以設置花牌,多為心形或“奠”字。花藝作品設計在棺材頂部,常見的有插作半橢圓形、水平形造型作品,也可用十字架或花環,中間插上白色蠟燭,在告別儀式上突出遺體。 逝者火化時,往往會用鮮花覆蓋,讓逝者躺在鮮花中,與鮮花相伴一路走好。具體方式有落花、束花、束花、撒花瓣、落花、束花等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