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暉未報
母親已是八十多歲的老人了,但身體還很硬朗,父親去逝十多年了,她始終堅持自己做飯,自己過生活,從不想給子女們添麻煩,凡是她自己能做的事情都堅持自己做,有時夏季到農田里撿點麥子,秋季撿點玉米和花生,農閑時撿點破爛貼補一下自己的生活費用,她從不伸手向孩子們要錢用,一貫節儉和勤勞。記得有一次,她來我家串親戚,手里除拿了點禮品外,還有一些東西,我問母親這是啥?母親說是走路時在地里采摘的藥材,曬干了可以賣錢,補貼生活費,我聽了后眼睛濕潤了......。
母親生下我們兄妹五個,我不算是最小的一個,但母親對我的疼愛卻特別多。記得我五六歲的時候,那時家里只要有吃的紅薯干面饃和玉米糊糊就很不錯了,更難得的是花卷饃和白面饃了。有一次家里來了客人,母親蒸了幾個花卷饃招待客人,不讓我們吃,我眼巴巴的看著客人吃,母親看見了背著哥哥姐姐偷偷拿了一點給我吃。流著淚說:"孩子,不是媽不讓你們吃,東西實在是太少了,還要招待客人,你要記住:“人家吃了傳名,自己吃了填坑”。那時小,真的不懂其中的道理,等自己長大了,成了家,有了孩子,才知道母親這句話的深奧,到現在我還一直堅持教育自己的孩子把家里好玩的、好吃的東西給小朋友一起分享。
母親雖然是一個地道的農婦,只上過幾天掃盲班,大字不識幾個,但對孩子的要求很嚴,記得我上小學二年級的時候,發生一件事,至今讓我難以忘懷,那是因為班里選學習好的同學要加入紅小兵(我們那個年代少先隊叫紅小兵),按學習成績我有資格加入,可是沒有我,當時我就哭著回去告訴母親說:“為什么不讓我加入呢?”小孩子的爭勝好強心傷透了,我堅決不上學了,這時母親也哭了,她說:"孩子你還小,不懂事,因為你父親的問題,影響了你,等你長大了就明白了,但現在你要努力讀書,爭取學到很多知識,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"。是啊,現在的我已經參加工作二十多年了,從事審判工作也快二十年了,我的孩子也該考大學了,可母親的話常常在耳邊響起,我也時常給我的孩子講,也希望我的孩子長大、成家、有孩子了也給自己的孩子講,這樣一代代的傳遞著愛。(這是我4年前發表在媒體上寫給母親的文章,現在母親不在了,我想以祭文的形式告慰母親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