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族大都實行棺葬,極少部分地區實行火葬。人死后,要急速通知親朋好友,若死者是女的或入贅的人,要等后家來人驗證后,才能選時辰入棺。入棺后要在家停柩數日,供孝子、親友憑吊,并要擺酒席宴請親友。在這期間要超度亡靈,請人看墳冢(年老者一般都是早已選造好墳墓),看出殯時辰。
白族喪葬較為繁復,要花費很多的人力、物、財。
出殯前,要唱戲(即清唱)或吹吹腔,內容多為悼念死者的戲文。親朋好友來哭吊,有的以哭來唱自己與亡者的關系、亡者的恩德,自己對亡者的懷念。有的地方念用白文或用漢語記白語的“白祭文”。
“白祭文”的中心內容是敘述亡者的生世和恩德,借以譏諷現實中對亡者的不良行為,寓意深刻。念誦時,語音悲痛、深沉。講誦到死者恩德時,旁人懷念,孝男孝女悲慟大哭;念到對亡的不良行為,使人悲恨,做者羞愧,悔恨萬千。出殯時,有的地方還為死者唱“開路歌”或唱“送喪調”,所唱的內容一般是懷親憶舊,抒發兒女、親友深情,十分感人,令人悲痛。
出殯時,鼓樂喧天。棺木在后,孝子在前,送葬的人在后,沿途鞭炮上前鳴放,丟撒紙錢,孝男孝女悲慟大哭。送葬的人一般送到辭客處或叫“謝客處”,孝子跪拜送葬的人后,才把死者送上山入土。然后把靈牌位供在祖堂中,亡者名字記入祖宗簿。出殯抬棺掩土的人回來后,先喝碗甜姜湯,然后吃飯,整個葬禮算結束。